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奢华中国婚礼:城镇人平均花费约12.66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18:36  新华网
解读奢华中国婚礼:城镇人平均花费约12.66万
成都一私人婚礼堪比明星豪华演唱会 耗资40万(来源:四川在线)

  “中国式婚礼”越来越奢华,如今一对新人结婚所需费用动辄10万、数十万元,一些乍富阶层、新兴中产不惜抛掷百万、数百万之巨。在各种社会时尚与个人虚荣、传统心态与利益诉求的交织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感叹:“结婚真难!”

  中国婚礼奢华成风

  近日,昆明举办了“首届云南婚庆经济高峰论坛”,其间有统计称昆明每对新人结婚花费平均为12万元左右。如果以平均月薪2000元来计算,一个普通市民大概需要连续5年不吃不喝才能挣到结婚费用。虽然结婚成本可由两个人平摊,但是这12万仅包括婚纱礼服、婚宴、珠宝首饰、床上用品、家电等花费,如果再加上买房子和车子等不动产,小两口就是二三十年不吃不喝也无法支付。

  奢华婚礼日益沉重,这究竟是通往永恒的爱情之路,还是通往疲惫无奈的债务漩涡?

  似乎为印证这一判断,昆明人张杰日前在昆明豪华的世纪金源大酒店举办了一场豪华婚礼:80桌酒席,每桌1599元的标准,加上前前后后的婚纱照、婚庆服务、蜜月旅行等等一应开支,他一共抛掷了近30万元,在朋友间造成不小的轰动。参加这场婚礼的周先生回顾自己9年前的婚礼,总共花费6万多元,这在当时已属中上水平,但要搁到现在不过是个“寒碜”的仪式;另一位3年前结婚的马先生也做了一个对比,自己当年前前后后花了不下8万元,大约与平均数持平;如今,打算结婚的肖先生在这场豪华婚礼现场不得不权衡自己到底要动用多少“银子”才能把新娘娶进门了……

  对比于全国平均水准,昆明人的婚姻花费基本靠近平均值。此前商务部对北京、上海、南京、大连等近30个中心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373万对城镇新人平均结婚花费约为12.66万元,这仅是婚纱摄影、珠宝首饰、婚纱礼服、婚礼策划、喜宴服务、新居装修、蜜月旅游、家用电器及家具等8个方面费用,还不包括购房、购车。另据有关部门给出的数据,上海、北京、杭州娶老婆的开销与房价亦步亦趋,轻松逾百万元,沿海一带至少也在40万元以上――“婚价”实在贵得离谱,这让很多年轻人大摇其头,“结婚真难!”有人甚至对婚姻望而却步,“不敢结婚!”

  中国30年婚礼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式婚礼发展变迁、日益奢华的30年。

  据一些上年纪的父母回忆,与现在动辄豪掷数万、数十万的婚礼花费相比,上世纪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已经足够“奢华”,再加上购买衣物和家具,总消费不过六七百元;到了上世纪80年代,婚礼逐渐显摆、热烈、隆重,但租两辆婚车大约不到100元,婚宴几十元一桌,加上相机、电视、收录机和其他琐碎的婚礼花费,3000元上下应该可以置办下一个像样的婚礼;90年代末,婚宴花费开始上涨,上万元婚礼已屡见不鲜,婚纱照也已走入大众的视野并成为不得消费的结婚时尚,但当时装修还不算昂贵,家具电器的花费也在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列;2000年以来,货币化分房、取消福利分房等举措使房子成为年轻人最沉重的结婚负担,而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购买力的持续上升,使结婚消费大大超出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十万甚至数十万开销逐渐成为新婚必须面对的“幸福成本”。

  昆明一家知名婚庆公司负责人黄明蕾介绍,如果说70年代婚礼成本基本与一对新人年收入持平的话,那么1980年中后期——1990年则开始出现两三倍的成本压力,2000年开始至今,成本压力已经达到5——10倍。“就算搁到5年前,新人自己赶个大早去影楼化妆,花费不过一两千元;加上蜜月旅游也没现在流行,新娘礼服又是以租为主,这又少了1万多元。但这5年来变化太大,婚礼的相关项目越来越细、花费越来越高。这就给了婚庆公司足够的生存空间。”

  空中婚礼更是浪漫无比,但目前这样如此个性的婚礼仍然花费不菲。

  来自昆明一家调查公司的统计是,新人对结婚必需的主要服务和产品选择中,首选为婚纱摄影,其次是酒楼婚宴,然后是婚礼服务、蜜月旅游和购买婚纱,其中56.2%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为他们举办婚礼。婚庆市场利润率也达到30%以上。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2007年有结婚消费的家庭户均相关消费为 219623.4元,比2003年高出26508.8元,增长13.7%。

  奢华背后的社会心态

  逐渐走高的婚礼消费因此勾勒出某种奇特面貌:一方面其沉重代价缔造了被媒体广泛描述的第四次“单身潮”,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奢华婚礼具有典型的仪式症候,成为年轻人得到传统观念与当下习俗双重认可的重要标签,仍令人趋之若鹜。

  年轻人互相攀比、彼此夸富是最容易找到的奢华婚礼背后的心理线索。云南大学社会学专家马居里认为,当下年轻人很容易被时尚所左右,因为他们自身就生存在各种时尚潮流之中,既是时尚的消费者,更是时尚的制造者。“你很难要求今天的年轻人跳脱出来,完全不搭理当下的新婚时尚。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把婚礼搞得轰轰烈烈,你的‘独善其身’、‘另辟蹊径’就会显得怪异,也不太符合人们的从众心态。”

  个性化婚礼渐渐风行。这是别开生面的QQ婚车队,婚礼开销并不算大却颇为“风光”。

  另一种典型心理则是婚礼大约是人生中“仅此一次”的心态使然。前文提到的马先生认为,结婚肯定会考虑妻子的因素,“别的人风风光光把老婆娶进门,你一辈子就这一次,能让自己的老婆跟着自己吃亏受累?”但更重要的是妻子们怎么想。准备结婚的张琦告诉记者,作为女人,谁都希望嫁得越风光越好,让婚礼为自己烂漫的公主王子式的童年梦想“圆梦”。“似乎早就有一种心理定势,老公肯为自己拼命花钱才是深爱自己的表现,否则就觉得有缺憾。女人谁不爱这点虚荣?”如果能得到双方父母、尤其男方家长的经济支持,则无论多大代价都变得名正言顺了。

  隐匿在中国当下奢华婚姻背后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问题,更是中国古老传统影响,祖辈、父辈的心态问题。相关部门调查显示,中国当代青年有80%以上的人需要父母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结婚钱父母出”仍然是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婚庆开支的首选。其中父母支持程度为20%-60%的达到47.47%,还有14%新婚消费的80%-100%就由父母“埋单”。马居里进而分析,中国古代历来有新婚燕尔、大摆筵席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受经济条件、政治影响的几代人已经很难享受“大操大办”的现实快感,于是将这部分梦想向当下移植,希望以子女的奢华大婚满足自己的未能满足的愿望与虚荣;另一方面,当下的婚礼已成为两个家庭维系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桥段、一个具有身份象征意味的特殊“现场”,岂能敷衍潦草?

  “当所有的焦虑和期待都集中到‘一生一次’这一真实的焦点,奢华也就顺理成章了。”马居里说。

  让“个性”登场

  但奢华之后,焦虑并未得到缓解,现实依旧矛盾重重。前文中在世纪金源大摆80桌的张杰向记者暗暗叫苦,自己其实一直向往相对节俭的婚礼,尤其这次大婚动用了父母多年的积蓄,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此后的晚年生活,这让他觉得“亏心”。但一来父母都是刚刚退居二线的政府部门官员,二来自己也是一家私企的负责人,无论如何得要这个面子吧?

  更隐匿的想法是,无论父母还是自己,已连续多年为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婚礼奉送了不少礼金,自己操办这样一台婚礼也指望得到回报、捞回成本。他粗略算了一下,自己婚宴花销12.8万元,80桌客人,每桌8人,礼金应该“把花出去的收回来了”。这是不可回避的婚礼经济学。

  马居里同样注意到了这一典型现象。“我们都有体会,很多时候你接到的婚礼请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派发的,敛财的用意很明显――通过礼金,奢华婚礼似乎找到了一个正当借口。但水涨船高,除了婚宴,仍然有大部分成本你是根本收不回来的。”

  他认为奢华婚礼不可取,互派红包、恶性循环的心态更不能助长,这对整个社会的心理认知、人际交往、文化习俗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俭朴婚礼还是应该被大力提倡――但这不仅仅需要扭转年轻人的心态,更要矫正父辈甚至祖辈的心态。如果回到中国的传统层面上来,今天的奢华也站不住脚。简单说,古代中国的住房问题有现在这么尖锐沉重吗?所以,当下的婚礼还是应该力求简朴而不失真挚、节约而不失热烈,毕竟我们的社会、个人财富刚刚积累起来,生活水平刚刚好转一些,绝不应该提倡炫富和攀比,奢华之风也与中国的传统美德相背。”

  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理念早已“变异”的当下,俭朴婚礼似乎难以回归了。马居里呼吁,年轻人未尝不能将目光从奢华转向个性,尝试特色鲜明、浪漫实用的婚礼;婚庆公司也应该大力推出个性服务,使之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的婚礼一定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既能铭记终生又能大大节约成本。“比如这些年冒出来的水底婚礼、古迹遗址婚礼、蔬菜大棚婚礼等等都不错。只要肯琢磨,又省钱又新颖的婚礼一定层出不穷,干嘛非要千篇一律吃婚宴、坐花车?”

  黄明蕾赞同这样的观点,她认为简约、个性的婚礼同样可以收到“刻骨铭心”的效果。“现在,有的环节确实是可以省的,比如婚车、婚纱之类非现场性的东西,都可以尽量消减;另一方面,我们也衷心希望能通过我们整个行业的努力产生更简便、大气、个性、热闹的新的婚俗,别让奢华捆住年轻人的手脚。”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薇吧】 【单身吧】 【爱情吧】 【新浪女性吧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